发布时间:2020-08-19 17:51:50 来源:
编者:崔磊,王宝坤,马凤霞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ISBN:978-7-5310-6743-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国家。早在公元132年,东汉时期发明家张衡就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计——候风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在河南洛阳感应到陇西地震,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仪器记录到远处发生的地震。它的功能简单,只能是用来判定地震发生的方位和大致时间。
我国现代地震观测的历史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在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主持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管理的鹫峰地震台,安装了小维歇尔机械地震仪和伽利津——卫立蒲式电流计记录地震仪。抗日战争时期李善邦先生还自己研制了水平摆式机械地震仪——Ⅰ式地震仪即霓式地震仪,新中国成立后又改进研制了大、小51式地震仪。
利用专业的地震仪器来观测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是地震观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地震仪器按功能分五大类:测震观测仪器、强震动观测仪器、形变观测仪器、电磁观测仪器、地下流体观测仪器。这些仪器按不同的观测、研究目的和布网原则布设组成不同的观测网络。
地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这些地震仪器和手段时刻监测着地球物理、化学场等变化,在震情灾情速报、地震预测研究、辅助应急指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目前,河北省共有测震台57个、强震动台107个,形变、电磁、流体观测台46个,为了减少干扰,它们大都地处偏远,200余名防震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常年坚守在地震监测一线,默默无闻,甘守寂寞,采用多种观测手段监测地球物理化学场的变化,为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科学、生动、通俗地向公众传播地震观测知识,有代表性的地震观测仪器的原理及作用,让公众了解地震仪器、地震观测台网等的作用,期望公众关注并支持我省地震事业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地震观测简介
第二章 测震仪器与测震台网
一、测震观测仪器
1.地震计的灵敏度和幅度响应
2.常用地震计
3.地震计工作原理
二、其他常用的测震仪器
三、地震三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1.发震时刻的确定
2.震中位置的确定
3.震级的确定
第三章 强震动仪器与强震动观测
一、常用的强震动观测仪器
二、强震动观测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
1.地震应急响应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2.基于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地震预警系统
第四章 形变、电磁、流体仪器与地震观测
一、形变仪器与地震观测
1.地壳形变与地震
2.地形变观测仪器
二、电磁仪器与地震观测
三、流体仪器与地震观测
售价:38
售书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新文里8号
第一章内容如图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