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3 09:44:46 来源: 沧州师范学院 李末
项目完成情况
1. 野生动物救护情况
项目执行期间,救护中心共救护野生动物144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6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3只,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47只,其它野生动物18只,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2. 科普设施建设情况
2.1 监控设备安装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救护中心复健棚内安装了12套监控设备,满足了非侵扰性观察需求,平衡了动物福利与开放参观间的矛盾。
2.2 宣传展牌制作与更新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在救护中心增加悬挂宣传展牌15个,位于救护办公区外墙与救护棚走廊外墙。维护更新宣传展牌3个,位于救护中心正门北侧。
2.3 科普长廊建设情况
项目组成员以救护中心走廊为基础设计建设了野生动物救护科普长廊,内容包括救护中心介绍、救护工作基础与规范、注意事项和本地区救护案例等。
2.4 科普宣传室建设情况
基于本地区鸟类资源现状、部分常见鸟种和珍惜濒危种类介绍等,项目组设计打造了科普宣传室1间,配合标本陈设、多媒体投影和科普书籍资料等,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型科普场所。
3. 科普活动开展情况
3.1 救护中心开放参观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救护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共接待参观6210人次,受众包括学校师生、家长、记者、民警、学者、学术交流人员和其它社会人士等,在科普相关知识的同时宣传绿色生态理念。
3.2 线下科普活动开展情况
项目执行期间共开展康复鸟类放归、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比赛和户外实践等线下科普活动25次,总体受众约8115人。在活动过程中散发宣传折页和赠送科普小礼品,推动提升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3.3 线上科普情况
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组以公众号为阵地打造线上科普平台,共发表公众号43篇,累计阅读量5381人次。此外也借助网络媒体开展线上科普。2024年科技周期间,救护中心科普团队的科普讲座于线上进行直播,约2000人参与观看。央视《地理中国》和《道德观察》栏目也对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拍摄,并分别于央视10套科教栏目和12套社会与法栏目播出。线上科普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救护中心科普工作的影响范围。
4. 宣传页发放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共设计制作宣传折页5种5500件,并在线下科普活动与参观讲解等过程中进行发放,项目执行期间共已发放4900份。
5. 科普团队建设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积极打造了一支由教师宣讲团和大学生宣讲团组成的科普团队,成员共计66人。通过开展科普培训、讲解比赛和科普实践等,不断提升科普团队成员的讲解水平,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科普讲解队伍。
基地名称: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国风南大道16号沧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