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7 10:26:37 来源:
主编:陈彦芬 耿红梅
单位:衡水学院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内容介绍:
《认识饮用水和净水器》为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学普及专项项目。编号:19K56207D。
饮用水的质量关乎人类的健康。市场上有形形色色的饮用水,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许多功能水的概念,令人迷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家用净水器应运而生。市场上净水器产品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商家的宣传各式各样,消费者往往不能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净水器,或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净水器。
针对以上问题,本视频从饮用水的主要来源——自来水入手,对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饮用水,对活性炭、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不同类型净水器的净化功能等进行了科普。目的是让大众正确认识饮用水,会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净水器并正确使用净水器。
该视频包括四部分:认识饮用水、饮用水与人体健康;形形色色的饮用水;净水器的功能;净水器的选购。
该视频既适合希望了解饮用水和净水器的普通民众,也适合作为普通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科普材料。
作者简介:
陈彦芬,衡水学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上海教育科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研究与实践、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8项,曾获河北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耿红梅:衡水学院教授, 药理学博士。在国内及国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并完成河北省科技厅支撑计划课题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河北省科技厅课题及自然基金课题多项。主持并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其中六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四个视频文字脚本:
认识饮用水一
认识饮用水
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
地球虽然约70%的面积被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看作一盆水,那么可供人类饮用的水仅有一勺。
除了饮用自然水的地区,其他地区的饮用水都是将自然水经过处理,然后通过输配水管网输送至千家万户,也就是自来水。自来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市水厂,大都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制成饮用水。
近年来,针对不同污染物类型和污染特征,又开发了强化常规处理、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技术。
饮用水与人体健康
饮用水的质量关乎人体健康。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和主要成分,占人体成分中的60%~70%。具有参与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体温等重要功能。
饮用水安全是健康的前提。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多达106项,保障了饮用水的基本安全。
人体每天需要补充充足的水量。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为1500~1700毫升,约7~8杯200毫升大小水杯的水量。
饮水量不足,是导致血液粘稠的一个原因,不利于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当然,饮水量也会受环境温度、劳动强度、年龄和身体状况、水的口感等因素的影响。
饮水虽然必需,也不能过量灌水。水的摄入量过大,会冲淡人体中的电解质、减弱胃液的分泌作用,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应该遵循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这样一个原则。
饮用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元素
饮用水中存在的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必要元素,包括钙、镁、硒、铜、锌等。
通过饮用水摄取的钙和镁可占总摄入量的5%~20%。此外,饮用水中的钙、镁元素大都处于溶解的离子状态,对人体吸收非常有利。
因此,含有适宜浓度钙、镁元素的饮用水比缺乏钙、镁元素的饮用水更健康。
不安全的饮用水会损害人体健康
饮用水中的细菌污染、有毒元素、某些消毒副产物等会损害人体健康。有毒元素包含镉、砷、铅、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