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时代“融科普”动漫创作

发布时间:2024-12-20 15:13:02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沈才智

年度 2023年
成果类型 影视作品
相关附件

恐龙宣传三折页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的科普目标,将科研与动漫艺术融合,利用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思维,以我省发现的恐龙化石为实物依据,制作恐龙模型,设计场景,创作横构图的二维动画形式,打造富有个性、具有特色名片的大众化的定格动画视频,探索适合广大受众群体的科普动画内容。内容主要包括: 

1.制作定格动漫视频

项目依照河北省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完成恐龙形象画面设计,按比例制作恐龙模型,还原各恐龙的身体特征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运用定格动画技术和配音技术,制作了时长为5分22秒的《冀宝带你看恐龙》视频,并在抖音平台、哔哩哔哩等在线媒体进行展播,社会播放量为2.3万余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2.设计完成公益宣传册

项目组设计并完成了“河北恐龙知多少”彩色三折宣传页,印刷了200多份宣传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在我省发现的6种恐龙的基本知识,宣传了鸟类恐龙的起源假说等科学观点,启到了良好的科普作用。

3.推广和应用

项目组将继续在河北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新馆(恐龙展厅)进行视频展播,向参观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的观众发放公益宣传册,利用地球日、科普宣传日等节日,宣传河北省的恐龙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我省的丰富恐龙化石资源。

达成目标: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河北省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熟悉了6种恐龙的身体特征和生活环境,理解了恐龙的演化趋势与身体特征之间的关系,接受了“恐龙未灭绝,鸟类是恐龙的延续”的科学观点,拓展和挖掘了我省的文旅资源,增强了文化自信。


《冀宝带你看恐龙》科普动漫视频简介

《冀宝带你看恐龙》是由河北地质大学出品的原创古生物类科普动漫视频。作品以在河北省境内发现的恐龙化石为基础,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冀宝为主角,从点到面顺序介绍了6种恐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每个恐龙的地质时代、重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让人们对这些史前生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本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恐龙的喜爱,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河北省恐龙化石的发现、研究,以及发展情况。

《冀宝带你看恐龙》采用了定格动画形式,通过逐帧拍摄物理对象实现动态效果。使用树脂和黏土制作大型复原场景和角色模型,并进行动作分解摆出连续造型,拍摄静帧画面。视频具有独特质感和创作自由度,突出了创意表达、强调了艺术表现力。全片内容充实,画面清晰,色彩饱满,解说通俗易懂。

恐龙宣传折页简介

河北省是一个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分布区,涵盖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多个重要生物群,且近年来屡次出现轰动学术界的重大科学进展。例如,2018年,在秦皇岛青龙晚侏罗世的燕辽生物群,报道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带羽毛恐龙——巨嵴彩虹龙,为复原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2022年,张家口宣化境内,发现了国内单点面积最大、足迹化石数量最多的的恐龙足迹化石点,9000多平方米范围内保存了4300多个恐龙足迹;2023年,在承德丰宁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报道了保存有完整皮肤印痕的角龙化石。此外河北阳原晚白垩世的天镇恐龙动物群和新生代的泥河湾动物群,也充分展现了我省丰富的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过程,为地质学、古生物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为大众熟知的、耀眼的众多“明星”,曾繁盛在河北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为让公众了解河北省恐龙化石情况,增强文化自豪感,课题通过图片、文字介绍等形式,先后介绍了不寻常华北龙、聂氏宣化角龙、奇翼龙、华美金凤鸟、巨嵴彩虹龙、英良迅猛龙的生活年代、身体特征等内容,向公众展现了河北省丰富的化石资源。

注:相关附件可查看恐龙宣传折页PDF版

宣传页首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