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15:51:22 来源: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刘雪飞
项目完成情况
依据项目任务书,本项目已完成全部内容和形式考核指标。
一、改造曲格平环境文化馆
已顺利完成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的改造工作,通过合理规划展厅布局,增加展示电子屏幕及相关设备(图1),采购收集百余本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图书、增设生态环境立法经验启示展示区(图2)、升级沙盘模型展示区(图3)等多个特色区域,使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在空间利用和展示效果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图1 光影流金区

图2 生态环境立法经验启示展示区(新增)

图3 沙盘模型展示区(新增)
二、组建生态文明科普工作队伍
成立环保青年协会,组建了一支200人以上的师生科普工作队伍,队伍成员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环境科学、教育学等,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科普活动组织经验。通过定期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团队成员之间协作默契,能够高效地策划、执行各类科普活动,为科普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图4 环保青年协会获长城网媒体宣传报道
三、提升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宣传内涵与外延
在科普教育宣传方面,不仅丰富了原有的宣传内容,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知识的挖掘与解读,还拓展了宣传的形式与渠道。
1、印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手册
制作印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图5)。手册主要介绍宣传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曲格平环境文化馆,以曲格平环境文化为主线,按时间轴串联四大展示线索,全面呈现世界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曲格平环境文化及学院发展历程。手册先从馆序引入,接着展示古代生态文化,引用多本典籍及周文王《伐崇令》体现古人生态智慧;随后梳理近代环境问题,如20世纪十大污染事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相关指示、塞罕坝林场建设等应对举措。手册还重点介绍曲格平的贡献,包括推动环境教育、参与政策制定、构建管理体系等,也呈现了中国环保政策发展、法律完善及全国环保大会召开等关键节点,最后聚焦“美丽中国梦”,阐述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意义。(注:相关附件可查阅--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手册PDF版)

图5 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手册部分页面截图
2、开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线上展厅
录制360度影像视频并开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线上展厅,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科普。2024年央视网上线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视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线上展厅视频入选 2024 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创承文脉”优秀作品展播视频集。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曲格平文化馆线上展厅 - 央视网教育频道
观看链接为 https://edu.cctv.com/2025/03/21/VIDE8QuKofmKQDTchYDWFuUU250321.shtml

图6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线上展厅上线央视网
3、开发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并定期推送科普文章
由师生共同设计的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于2022年1月1日上线有序运营,有效扩容了馆藏,多途径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常态化推送生动科普内容,全方位传播生态理念,持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2023年8月至今线上发布环境文化推文和知识问答67篇,点击阅读量超万次,为科学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平台。
微信公众号名称:曲格平环境文化馆
请在微信公众号中直接搜索: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关注后即可查看相关内容。

图7 曲格平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截图
4、录制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科普短视频
视频围绕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展开介绍,时长14分钟,全面展示介绍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的核心区域科普内容。视频首先以曲格平环境文化馆标志性建筑和学院校训切入,介绍了曲格平环境文化馆作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所发挥的重要科普功能。视频主要对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的核心区域进行讲解,包括“古代生态环境文化”“困境与选择”“曲格平在北戴河的办公室”“我们需要一场变革”“我的美丽中国梦”等篇章内容。着重展示了世界、中国生态环保史,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发展历程。有效扩大了科普教育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其影响力,使得科普教育宣传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切实提升。
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宣传视频
四、打造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
经过一系列努力,2023年曲格平环境文化馆获批成为三星级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图8)、2025年成功获批生态环境部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面向公众开放,并频繁接待来自单位、社区、学校等不同团体的参观学习。通过完善的预约参观制度、专业的讲解服务以及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为参观者提供了优质的参观学习体验,在区域内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形象,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也为推动科普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图8 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证书
五、科普活动开展情况
项目建设期内,曲格平环境文化馆已累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达100场,超过了预期设定的80场目标。吸引发动公众参与、体验科普活动的数量总计达到了 30000人次,顺利达成并超出了预期的20000人次目标。包括成功接待哈工大马军院士、生态环境部法规司领导、河北省侨联主席、秦皇岛和北戴河区领导等嘉宾,协助市团委开展冀疆少年研学活动,接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来访及新华社、秦皇岛日报记者采访以及卡酷幼儿园、红黄蓝幼儿园,耀华第一幼儿园、爱婴幼儿园、龙凤幼儿园以及秦皇岛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等团体。相关活动获新华社、中新网、秦皇岛日报、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有效传播了环保理念,让更多公众了解、重视并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对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图9 市团委冀疆少年研学营活动

图10 红黄蓝幼儿园等团体参观曲格平环境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