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日常照护及中医适宜技术科普微视频集创作之家庭育儿中医适宜技术篇

发布时间:2025-09-12 15:06:07 来源: 河北中医药大学 王荣

年度 2025年
成果类型 影视作品

项目介绍 

本项目秉承家长是儿童健康成长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聚焦儿童及其照护者群体,通过创作系列科普微视频并依托网络平台传播,系统开展家庭育儿知识宣教。内容体系涵盖三大核心板块:家庭育儿安全知识、科学喂养方法,以及基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小儿推拿保健内容。

视频创作团队由高校专业教师与临床医护工作者共同组成,协同参与机构包括河北中医药大学与河北省中医院,确保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项目已录制形成 20 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科普视频成果,其中包含7项动画视频与13项真人拍摄视频,累计时长达192分25秒。在制作过程中突出科普微视频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注重视频集传播运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免费开放,支持社交媒体转发传播,多向推广,供儿童照护人、社区、幼教机构、学校及其他有需求的人员学习,同时项目团队成员定期在网络平台有关评论区提供答疑、咨询等工作,形成科普微视频“传播-使用-反馈”闭环管理模式。

通过该系列视频的推广传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与科普微视频的正向效能,有效普及家庭育儿安全知识、科学喂养理念,以及家庭保健和儿童常见病的中医护理与预防知识。突出中医特色,传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积极倡导科学育儿观念,凸显科普微视频在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载体价值,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分集介绍

家庭育儿中医适宜技术篇

11、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按揉方法和作用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是小儿推拿治疗的重要基础。这些穴位的合理运用直接关系到推拿的效果,对儿童常见病症的缓解和体质的调理有着重要影响。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特点、常用穴位、作用及适用原则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关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相关知识。其中,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具有形态和操作形式多样性,涵盖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操作灵活多变;常用穴位包括头面四大法、补脾经、清胃经等,每个穴位有其特定定位、功能和操作方法。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这些穴位,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腹泻、便秘、发烧等。小儿推拿主要作用是调理体质,提高生命质量,但并非万能,需根据病情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12、小儿推拿腹部按摩的手法和作用

小儿腹部推拿按摩在儿科疾病调理中应用广泛,能促进消化、缓解腹部不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本视频主要介绍了小儿腹部推拿按摩的应用范围、作用及手法选择,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了解和运用这一推拿方式。总结了腹部按摩的主要作用:一是促进消化,通过摩腹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吸收;二是缓解腹部不适,按摩腹部神经末梢,改善腹胀、便秘、腹泻等问题;三是增强体质,助力提升婴幼儿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四是预防疾病,刺激腹部穴位,推动气血流通。建议家长要针对儿童的不同疾病,采用合适的推拿手法。

13、小儿推拿捏脊的手法和作用

小儿捏脊是一种益处颇多的中医保健手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捏脊,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体质调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捏脊的好处、中医原理、方法功能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关于小儿捏脊的相关知识。中医认为,人体的背部主要有控制全身阳气的督脉和太阳膀胱经,捏脊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络的气血,振奋阳气,具有去除疾病的功效。由于小儿脾胃肠不足,发育未完善,经常会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症状,而捏脊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捏脊主要是保健手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14、小儿发热辩证和推拿手法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病症。持续发热可能影响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高热还可能引发惊厥等危险情况,不但让孩子身体不适,也让家长忧心忡忡。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具体方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发热。其中,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方法涵盖头面四大手法、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推天柱骨、推脊、大椎挤痧、拿肩颈等。操作需根据患儿症状辨证施治,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冷风直吹,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并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神志等,如有高热惊厥应及时就诊。

15、小儿咳嗽辩证和推拿手法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病症。频繁咳嗽可能影响儿童的正常休息、进食,长期不愈还可能引发其他肺部问题,不但让孩子难受,也让家长十分揪心。本视频主要从小儿咳嗽推拿治疗的原则、常用手法、注意事项及预防要点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咳嗽。其中,推拿治疗以宣肺、肃肺为原则,常用手法包括平肝清肺、揉掌小横纹、揉天突、揉弹中、分推胸八道、揉肺枢和分推肩胛骨。注意事项包括治疗需要时间、咳嗽为保护性反应、不要见咳止咳等。推拿时需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和避免刺激对预防咳嗽有重要意义。

16、小儿便秘辩证和推拿手法

小儿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问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的儿童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甚至影响食欲和肠道健康等问题,不但会让孩子身体不适,还会让家长颇为担忧。本视频主要从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操作、注意事项、辅助改善措施及就医提示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便秘。其中,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主要包括清大肠、揉天枢、下推七节骨等基本操作,通过调理肠道、健脾和胃、改善排便习惯等方法来改善便秘症状;推拿操作时需注意手法和力度,并根据患儿病情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案。同时,还应合理添加辅食,培养定时排便习惯,若推拿效果不佳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7、小儿泄泻辩证和推拿手法

小儿泄泻是儿童常见的肠胃疾病。频繁泄泻可能导致的儿童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等问题,不但会让孩子身体虚弱,还会让家长焦虑不已。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穴位、手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泄泻。其中,小儿推拿治疗泄泻,通过补脾经、大肠经、小肠经等穴位,配合揉脐、摩腹、揉归尾和上推七节骨等手法,旨在清热利尿、分清降浊、温阳止泻;操作需根据患儿病情辨证施治,注意调整补泻比例和摩腹方向。期间要控制饮食,避免滥用抗生素,并留意观察患儿情况预防脱水。

18、小儿脘腹疼痛辩证和推拿手法

小儿脘腹疼痛是儿童常见的腹部不适症状。反复腹痛可能导致的儿童食欲下降、精神烦躁,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与生长发育等问题,不但会让孩子身体难受,还会让家长焦虑不安。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推拿治疗脘腹疼痛的原则、常用手法、操作注意事项及日常饮食调整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腹痛。其中,小儿推拿治疗脘腹疼痛主要围绕 “通则不痛” 的原则,通过运用多种推拿手法,如顺运八卦、补脾经、揉板门等,作用于患儿的不同穴位;这些手法旨在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腹痛;操作时需注意患儿反应,避免产生不适。此外,日常饮食也需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掌握这些推拿知识和饮食要点,能更好地缓解小儿腹痛带来的不适。

19、小儿厌食辩证和推拿手法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饮食障碍问题。长期厌食可能导致的儿童营养摄入不足、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影响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等问题,不但会让孩子体质变弱,还会让家长十分操心。本视频主要从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的常用手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推拿优势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厌食症。其中,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采用多种手法包括顺运八卦、补脾经、清胃经等,旨在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操作注重虚实结合,根据病情调整手法力度和频率;注意事项包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保持适量饮食。推拿优势在于化积,实证易于显效,虚证需时日。通过推拿可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状。

20、小儿呕吐辩证和推拿手法

小儿呕吐是儿童常见的肠胃不适症状。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的儿童营养吸收不良、脱水,甚至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等问题,不但会让孩子身体不适、精神萎靡,还会使家长忧心忡忡。本视频主要从推拿治疗小儿呕吐的常用手法、操作要点、功效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科普了儿童照护者如何运用推拿方式应对小儿呕吐。其中,推拿治疗小儿呕吐的常用手法包括清胃经、揉板门、按揉内关等,操作要点涉及多个部位和手法,如顺运八卦、清胃经、揉板门等,具有和胃消食、降逆止呕等功效;注意事项强调在咳嗽伴呕吐时需分清病因,使用手法后不宜立即进食,大便通畅对呕吐防治有积极意义。掌握这些推拿知识,能更好地缓解小儿呕吐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