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磁州窑艺术研发科普基地能力提升建设

发布时间:2025-06-27 15:22:45 来源: 冀南磁州窑艺术研发有限公司 赵英杰

年度 2025年
成果类型 示范基地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冀南磁州窑艺术研发科普基地能力提升建设

项目背景:冀南磁州窑艺术研发科普基地是综合性的省级科普示范基地,主要以弘扬磁州窑文化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融入磁州窑,为传统非遗行业带来的技术革新的科普窗口。

二、主要目标及绩效考核目标

1、该项目计划新增科普体验设备5台,增加拉坯机及制瓷套装。

实施情况:项目采购科普体验设备5台,包含:拉坯机3台、泥板机1台、喷釉机1台。旨在通过科普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磁州窑传统工艺的生产流程,同时展示现代化设备对非遗产业传承与创新的促进作用。

图片1_副本

拉坯机

图片3_副本

喷釉机

图片4_副本

泥板机

图片5_副本

石膏模具

图片6_副本

素坯

图片7_副本

陶瓷原料

2、编写磁州窑文化研学大纲,用于扩大青少年对磁州窑文化制作的兴趣。

实施情况:基地与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编写磁州窑文化研学大纲,并且邀请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到基地进行体验学习等。

3、引进陶艺师、工艺美术师、经营商业师等十名,建成集非遗传承、科研创新、研学交流为一体的北方独特陶瓷文化的产业交流平台;通过技术创新研发磁州窑系列新产品,并推动研发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  

实施情况:项目期间聘请了国家一级美术师张运河老师、具有“香炉峰画人”之称的姜成楠老师、著名书法家宋曼东老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顾问王加林老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毕南海老师、中国著名作家刘增山老师、河北省陶瓷协会黄杰会长、雁洲书画院凌钒院长等多位业内知名专家莅临现场参观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该项目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和陶瓷展览体验、讲学等科普活动 15场次,接待参观、公众研学体验人数1-3万人次,培训人数为1000-3000人次。

实施情况:项目期间举办科普活动44场,其中展览、研学体验活动20余场,长期开展陶艺19.9元体验活动,先后接待参观人数3万人,研学体验培训人数2000人,对青少年及大众起到了积极的科普作用。

图片8_副本

图片9_副本

图片10_副本

5、每年组织实施研发项目4项,开发磁州窑新产品5项,并将研发成果进行转化。

实施情况:项目每年组织实施研发项目5项,2023年及2024年共开展研发项目10项,其中包含陶瓷加工平台、陶瓷生产节能型上釉设备等,项目还形成了1项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的节能型上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202410901964.3

项目期间开发了5种磁州窑新产品,分别为:磁州窑堆雕艺术作品、磁州窑花釉窑变作品、磁州窑山水作品、磁州窑红釉作品、磁州窑成语故事作品。其中:获得1项作品登记证书:磁州窑成语故事-将相和,登记号:冀作登字2024-F-00056875。

图片11_副本

磁州窑堆雕艺术作品

图片12_副本

黑刻金绘创新作品

图片14_副本

邯郸成语故事创新作品

图片15_副本

磁州窑山水作品

图片16_副本

磁州窑红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