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验科普长廊提升改造

发布时间:2025-06-24 09:37:06 来源: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遥感中心) 李星

年度 2025年
成果类型 示范基地
相关附件

科普宣传册pdf版

项目完成情况

一、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预期目标:通过对地质实验科普长廊改造提升,打造可看、可听、互动式科普长廊,设计制作科普宣传册1套,展示图板2块,购置相应视频播放设备,制作相关科普视频2条;与省内同类型科普基地进行交流合作、协作共建,达成合作协议一份或共同开展活动一次,进而提升地质实验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科普能力;对由专职、兼职、志愿者组成的科普队伍进行培训,形成 50 人的科普团队。

完成情况:设计制作完成科普宣传册1套,设计制作安装展示图板20余块,购置视频播放设备2套,制作完成相关科普视频3条,联合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1次,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培训3场次,已形成53人的科普团队规模。

二、项目绩效评价考核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

1、打造可看、可听、互动式地质实验科普长廊。

完成情况:在科普长廊安装完成宽2.34米,高1.7米的LED大屏,购置视频播放设备2套,提升改造原有科普长廊展示方式,更换科普展示板20余块,购置可供科普互动科学实验仪器100余套,策划设计制作宣传册一套,打造成为融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沉浸式科学普及场所,可提供多方位科普知识接收渠道,通过提升参与感、强化记忆点激发公众对地学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图片1_副本图片2_副本

图1安卓完成LED大屏和视频播放设备

图片3_副本图片4_副本

图2 策划设计制作安装科普长廊展板

图片5_副本

图3 科普展板

图片7_副本图片8_副本

图4购置可互动的实验器材

图片9_副本

图5 设计制作科普宣传册

2、开展技术培训数量1次,主办或承办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1场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10场次。

完成情况:开展科普培训3场次;承办科普工作交流座谈会1次,赴廊坊地质古生物科普基地开展科普工作交流座谈1次,赴邢台地学科普教育中心开展科普工作交流1次;组织开展科普活动11场次,通过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开展地学科普进校园,组织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培训等组织开展了科普活动11场次。

3、吸引发动公众参与、体验科普活动数量10000人次 。

完成情况:通过举办院科普讲解大赛、承办第三届河北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地学科普进校园活动吸引发动公众参与、体验科普活动数量4万余人次以上。

4、公益推广科普作品、产品1套

完成情况:制作完成科普宣传册一套,宣传册由基地简介和科普知识两部分组成,其中科普知识由“瓶装水的分类以及区别”“软水和硬水的区别,哪种水更适合饮用?”“你喝对水了吗?”“自来水水龙头的水为什么是清澈透明的?饮水机里的水为什么是清清的甜甜的?”“饮用水分类”“如何养成健康的饮水习惯”“生命之源-水”“土壤知识”等水土科普知识组成。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科普宣传册PDF版

制作完成科普基地宣传视频一部,通过制作科普基地宣传视频,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科普基地,有效提升科普基地公众认知度和吸引力。

 

 制作完成《遥感科普宣传》《水危机与用水安全》两部科普视频作品。在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期间,以地学科普进校园等活动为契机,发放科普宣传册300余册,播放科普视频20余次。

《遥感科普宣传》

《水危机与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