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PDCA 循环的《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应急科普实用手册》编写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09-13 11:05:38 来源: 防灾科技学院 郑建锋

图书-封面_副本

图书-扉页1_副本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农村地震避险实用手册——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ISBN:978-7-5028-5655-7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主编:郑建锋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图书摘要:

华北地震区是中国东部强震活动的主要地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震级和频率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京津冀区域地处华北地震区北部,历史上地震活动频次高、强度大,且该区域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亟需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助力提升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有记载以来我国发生震级M≥8.0的地震共有18次,其中包含河北省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除此外京津冀地区大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7年河间-大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宁河地震,1998年张北地震等,震级均超过6级以上,伤亡人数多,造成经济损失巨大。

自汶川、玉树地震以来,更多人开始关注地震并期待获取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调研发现,京津冀地区多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已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学习,一些学校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特别是每年以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疏散演练和科普宣传有机结合,村委会、志愿者也以各种方式参与此工作,共同成为构筑生命安全堡垒的身边组织者、宣传者和引导者。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防范风险“好过”处置危机。京津冀农村地形复杂、房屋结构多样,部分村庄疏散路线不规范、避难场所不明确,迫切需要实用的地震避险手册。为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提升京津冀农村地震科普工作水平,探索组织者动作规范化、志愿者培训标准化、应急体系科学化,我们设计编写本手册。

手册的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和实用兼顾。其中理论依据来源于专业的农村防震减灾知识,实践依据包括2013-2021年在农村及其中小学实地组织的应急疏散演练实施经验与反馈,以及2021-2023年京津冀农村精准入户调研数据与对策。希望本手册的聚焦和针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京津冀农村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了解和掌握自救互救技巧方法,助力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京津冀农村居民、科普工作者、志愿者携手同行,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才能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基于 PDCA 循环的〈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应急科普实用手册〉编写与实践》全书内容PDF版


售价:49.00元

售书地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微视频:

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微视频《破壁者》 1 部

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结果。面对地震灾难,人们感受到个体生命的脆弱和无助;掌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学习地震中的自救互救技巧,是减少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视频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对地震宏观异常、地震避险技巧、应急救援工具、地震次生灾害预防措施等内容的介绍,寓教于景、寓学于趣,将抽象的地震和应急救援过程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了解。


调查报告:《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科普的现状和特点》

伴手宣传册:《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应急科普实用手册》简易版(村民用)、(应急疏散演练用)、(农村志愿者用)三类

相关附件可查阅《京津冀农村防震减灾应急科普实用手册》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