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5 09:46:32 来源: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王丽娜
视频介绍:
该项目初期,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及专业知识的复习,确定以多动症典型表现为科普微视频创作的主要内容,根据作品的主要内容创作脚本。其次确定拍摄剧本,选取拍摄场景和挑选具有表演能力的人员作为剧情扮演者,邀请从事多动症研究和诊疗照护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督导。在拍摄完成后进行后期制作,形成科普微视频初稿,邀请省内外儿童精神医学领域的专家、科普专家、影视界专业人员、社会民众代表等进行多次咨询、论证,形成科普视频定稿。
该视频围绕“如何进行多动症的识别”进行创作。从多动症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三个方面的主要表现进行情境展示。视频开始部分以“医生叙述与场景展现”相结合的形式导入,医生讲述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发病率、就诊率和预后。
情境一:注意力缺陷篇。在学校教室里,多动症儿童朵朵(小演员饰)在课堂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各种情形,如老师讲课时东张西望,摆弄橡皮等,与其他同学上课状况形成明显对比。课后,老师与朵朵家长反映相关问题,并建议家长去专业机构进行咨询。
情境二:多动篇。多动症儿童淘淘(小演员饰)家长在客厅跟朋友聊天。淘淘家长和朋友谈及淘淘的学习和运动能力较差,同时呈现淘淘围着沙发来回跑,边跑边尖叫的情景。在家长反复提醒下,淘淘仅安静一会儿,就又开始抓耳挠腮,乱扔玩具,且与前来做客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淘淘家长在朋友提示下,意识到淘淘可能患有多动症,决定带他去看医生。
情境三:冲动篇。在医院诊室,家长带着多动症儿童军军(小演员饰)到医院就诊。家长反映军军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撕掉作业,老师也反映他总在课上捣乱等,同时在诊室中也出现不能控制的冲动行为。医生评估后认为军军存在活动过多且伴有冲动行为,符合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科普微视频《儿童“多动”就是“多动症”吗?》时长5分钟,该视频在长城新媒体-冀云客户端、保定交通广播抖音号、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微信视频号、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抖音号等媒体进行广泛推广,吸引发动公众参与,截至目前,该视频的推广总量(累计网络点击量)为13万人次,同时也在学校、社区、乡村、医疗机构等主动进行线下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