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8 16:37:27 来源: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曹珍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通过开展3D打印展品资源开发建设,实现了丰富科普展品数量和拓展科普范围的目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对3D打印展品进行了更新,将部分实物展品建立了数字模型,新增实物展品120件、虚拟展品65件,基地展品可满足不同群体参观者的需求;完善了3D打印技术科普网站架构及内容,新增网站数据库1个,开发3D打印设计平台1个,为浏览者查询展品信息提供了便利;项目组成员深入中小学、社区、老年大学等地,开展3D打印技术科普服务活动,普及3D打印技术知识,提高了参观者对科技前沿发展的关注度;此外还通过3D打印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项目,进一步扩大了3D打印技术普及范围,培育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
二、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效益
(一)主要成果产出情况
1. 实物展品
项目建设期内,科普基地新增实物展品120件,虚拟展品65件。
2.网络资源
基地网站新增展品数据库1个、设计开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1个、3D打印设计作品库1个。将科普基地实物展品录入网站数据库,更新完善150件数据信息。极大丰富了网络数据资源,实现了展品个性化服务定制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科普活动
在河北省科技厅指导下,项目组成员深入石家庄市社区、老年大学及中小学等地开展了3D打印技术科普宣讲、产品展示等活动14场,累计受众1500余人次。科普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河北省3D打印科普示范基地展示水平和科技传播能力,提升了基地的整体形象。
4.其他成果
授权3D打印相关专利4项,此外采用3D打印建模技术,辅助开展相关技术服务4项,扩大了基地影响力。
(二)成果应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
1. 成果应用及其产业化情况
构建了3D打印数字化展示系统,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网站在线设计库等模块的建成,丰富了3D打印网络展品资源。基地依据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进行3D建模设计,制作出一批3D打印教学教具、医学模型、工业铸件等展品。实物及数字展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有效地提升了科普基地展示水平和科技传播能力。
基地依靠学校师资优势致力于3D打印技术科学知识普及和推广,积极牵头与老年大学、社区、中小学合作,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2.在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基地依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资源,进行3D打印相关材料、软件和设备研发并开展3D打印技术科技推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服务,基地紧盯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普及科学知识,丰富科普资源,为青少年科技素养需求提供平台和保障,并将产业化应用研究成果融入3D打印科普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是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面向公众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馆。经过持续不断的建设,现已被授予国家级师资培训“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河北省首批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级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河北老年大学教学基地等荣誉称号,是促进河北省开展全民科普的重要基地之一。
3.对提升单位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项目建设期内产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科研成果,3D打印设计的部分医学及工业产品采用一体化打印成型技术,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3D打印技术的相关研究,激发了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及沟通协调、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各项科普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为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达到了实践活动和理论课程相互促进的目的,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教学、研究和科学普及能力。
(三)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情况
1. 人才队伍建设
科普基地现有专职科普人员9名,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兼职科普人员及科普志愿者总计60余名。科普基地拥有一支热爱科学、乐于奉献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他们致力于科普讲解、科普宣传和科普培训等科普工作,志愿为河北省的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1)2021-2022年,完成了3D打印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及河北省3D打印技术师资培训任务,培养了一批3D打印专业技术和科普服务人才。
(2)在河北省科技厅指导下,项目组开展了3D打印技术“科技活动周”——系列相关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3D打印知多少”、“科技进校园”、“社区科普周”等系列活动,普及了3D打印技术知识,提高了参观群体的科普意识。
(3)协助河北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等单位开展“我是建造师——3D打印设计”活动,联合河北省住建厅、河北省建筑协会,组织承办“3D打印建筑师”等大赛活动,同时开展了河北省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3D打印技术人才。
2. 创新基地建设
(1)新技术展品资源建设
基地拥有超大尺寸3D打印设备室、金属3D打印室、工业级光固化3D打印设备室、逆向工程室、产品开发设计室、医疗应用研发室、多间高端配置培训教室、3D打印作品展示大厅、3D打印主题素材长廊、报告厅等,便于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依托高校人才及设备优势,开发了一系列3D打印全彩展品、生物医学展品及新材料展品,丰富了基地科普资源,拓展了3D打印服务范围。此外还开展了破损古文物修复还原打印、辅助医疗产品打印、精密仪器组建设计、生物教学教具打印等技术研究。作为河北省第一批3D打印科普示范基地,基地现已拥有500余件3D打印实物展品。设置了科技类、文创类、生活类等特色展厅,拥有种类齐全和数量丰富的3D打印实物展品资源是基地的一大亮点。
(2)新媒体资源建设
基地建有科普网络平台,包含1个科普网站和1个微信公众号,其中科普网站下的科普设计与展示模块是开展线上科普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平台。网络平台现已更新数字展品200余件。通过多媒体虚拟技术,生动的展示了3D打印展品的设计、切片、打印等过程,通过录制展品二维码语音信息,从听觉和视觉的层面上持续提高科普展示效果,增加了参观过程的趣味性,提升了不同年龄段群体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
①建立了3D打印展品数据库模块,补充了实物展品的数字信息,完善了展品检索功能,实现在线资源“云分享”,并提供部分资源下载服务。
②网站增加了在线交流服务模块,使参观者可更详细了解3D打印展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将在线设计服务系统融入其中,使参观者获得更多技术指导服务。浏览者可线上获得设计咨询服务,足不出户即可轻松获得3D打印产品,该方式提高了3D打印科技产品的研发速度和成果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