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之21-30期

发布时间:2023-03-21 10:54:51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 姚烨

年度 2021年
成果类型 影视作品
相关附件

“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之21-30期音频


主编:姚烨、薛丹丹、冯晓桐、胡馨元

项目介绍:

《“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采取激发青少年兴趣的问答形式,以动植物、天文、气象、体育、人工智能、冰雪运动等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为主要内容,通过权威、生动、系统的讲解,为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项目由省级媒体专业编辑主持人员组成策划编辑团队,邀请5位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一线资深教师、近100位学生参与到音视频的制作当中,共制作出音频科普产品100期,视频科普产品50期,通过河北广播电视台广播端、手机端冀时客户端及蜻蜓FM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全网收听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

除了广播及网络传播之外,还举办了“十万个为什么”音视频产品进校园活动,把项目定向宣传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启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引导孩子爱上科学、享受科学、拥有与世界沟通的语言、知识、眼界和格局。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之21-30期音频MP3


21-30期简介:

21.水珠在荷叶上为什么会被弹开呢?

学生:我去公园,看到池塘里种了很多的荷叶,我发现当水珠滴在荷叶上,就会被弹开了,这是什么原理呢?

主持人:如果下雨不带伞,会被浇成“落汤鸡”,植物们也是如此。如果水珠粘在身上,很有可能会被雨水泡坏。所以,聪明的植物会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的身体。绝大多数的植物叶子表面都像长了一层天然的植物蜡,雨滴滴到叶子上会自动滑落;也有些植物的叶子上面长了许多的细毛,像“弹弓”,能够弹走雨珠。比如荷叶。荷叶的表面长了一层系密切坚硬的毛,当水珠落在荷叶上,会弹走一部分水珠,留下来的会来回滚动。当像一把伞一样的荷叶盛了太多水,叶子会“歪头”让水珠滚到外面去。这是荷花为了生存而演变出来的一种习性。

只承载自己生命可以承受的重量,一旦超过负荷就会完全清空。这也是荷叶的智慧。

22.向日葵为什么会结很多的瓜子儿呢?

学生:童谣里唱,一朵花来一个瓜,就是说一朵花结一个果实,为什么一朵向日葵能结出很多瓜子呢?

主持人:向日葵的大花盘粗看好像一朵花,但是,实际上它是由好几百朵小花组成的。这几百朵小花到秋天就结成了瓜子。向日葵花盘里的花朵靠外面的先开,瓜子的生长期长,瓜子结得又大又饱满;靠里的花朵后开放,有的时候会有许多瘪瓜子。如果不信,想要看一看。有时间,找一片向日葵花海好好研究研究,你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了。

23.为什么有的花不香呢?

学生:有的花长得艳丽,但是一点也不香,有的花看起来其貌不扬,香味儿能传千里,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提起香味,我们总是会和花联系起来,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的花朵里都含有香气,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香。因为花的香味来自于它制造香味的器官--油细胞,油细胞能产生芳香挥发油,他挥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能闻到香味,还有的花朵即使没有芳香油,但含有配糖体,当配糖体分解时,也可以发出香味。但如果既没有油细胞也没有配糖体,那样的花,就不香啦。

24.藕为什么会有小孔呢?

学生:为什么莲藕里面会有好几个小洞洞呢?

主持人:藕既不是莲的果实,也不是它的根,而是它的地下茎,是莲贮藏养分的小宝库。藕上面的小洞是莲藕用来储存气体的地方。

我们知道,和人一样,植物要生存长大也需要吸收阳光、水和空气。可是藕这种特殊的“茎”生活在池塘底的淤泥里,能吸收的空气太少了。因此,为了避免“呼吸困难”的痛苦,冰雪聪明的莲想出来一个好办法:让藕内部布满小孔,这些小孔通过空心的长叶柄与挺立在水面上的荷叶相连,形成一个天然的呼吸“通道”。这样,叶子呼吸的空气就能沿着长叶柄这个“滑梯”顺畅地到达藕内部,并分散到各个孔里,有力地保证了空气供给。可见,这一个个小孔是藕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呢!

25.为什么草原上很少有树呢?

学生:为什么在大草原上我们很少会看见大树呢?

主持人:在草原上,除了灌木丛外,我们确实很少看见大树。要知道树木的生长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首先要有很深的土壤层,让大树可以扎根,方便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其次还要有足够的水分。可是草原上的浅土层很薄,一般只有20厘米左右,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石层了。在这么浅的土层里,高大的树木是很难生长的。另外,由于土层薄,吸收不了多少水分,加上草原上的大风,使水分蒸发得特别快,所以,土壤中的水分很快就散失了。而树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缺少水分的土壤中,树木也就很难生存了。

26.为什么春天是种树的好季节?

学生:为什么植树节要定在春天呢?

主持人:春天,特别是惊蛰和春分前后这一段时期,是最适合植树的季节,把植树节定在这段时期里,是很有道理的。中国古代还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树木的扦插,主要是掌握枝芽萌动这一时机。过早,它的养料还集中在根部和主干内,没有分送到枝条,芽尖得不到营养,挺不出来;过迟,则叶子已长成,需要从根部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而切口来不及很快生根,不能及时供应叶子的需要。有一些树木切条分插虽进行得更早,但实际上还是在等待这个适当时机的到来。春天相对适宜的环境,可以让小树苗们懒懒的晒晒太阳,自由成长。

27.野生椰子树为什么向海倾斜呢?

学生:大多数树木的树干看上去都比较笔直,但生长在热带海边的椰子树,树干为什么总是朝着大海倾斜呢?

主持人:其实这是椰子树特殊的繁殖方式造成的。椰子树的果实是椰子,椰子的外皮木质松软,中间由坚实的纤维包裹,虽然体型很大,却可以浮在水面上,凭借海水的浮力漂浮到新的地方生根发芽。椰子树的树干只有朝着大海倾斜,椰子才有可能顺利地掉到大海中,这样一代一代繁殖下去。所以,这样看来,椰子树算得上是一种聪明的树木!

28.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但为什么叫“黄瓜”呢?

学生:我们平时吃的黄瓜,明明表皮是绿色的,可是为什么偏要叫它黄瓜呢?

主持人:黄瓜真正成熟的时候从内到外都是黄色的,所以名字叫黄瓜,但是完全成熟的黄瓜口感吃起来会比较差。后来人们发现,黄瓜在绿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摘下来吃,比较好吃,脆脆的,汁水又多,生吃凉拌都可以。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绿色的黄瓜就是已经成熟的黄瓜了。而关于黄瓜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说张骞从西域回来时,就带回来了一种胡瓜,但当时的皇帝因为忌惮匈奴等胡人的反复入侵,要求说话写文章时都禁止出现“胡”这个字,违者就会问斩。而当皇帝问到胡瓜的名字时,张骞灵机一动,用颜色给这种瓜取了名字,叫做“黄瓜”,由此,“黄瓜”这个名字就很快在百姓中传开了。

29.为什么花样滑冰运动员转N圈都不会晕?

学生:花样滑冰是冬奥会上最漂亮的项目了。运动员们在冰面上翩翩起舞,一个个高难度的旋转、跳跃动作惊艳观众。可是,转那么多圈,为什么花样滑冰运动员不会头晕呢?

主持人:内耳深处有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一组装置——前庭系统,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半规管内存在淋巴液和传感器,当我们进行点头、摇头等轻微动作时,半规管内的传感器可正常工作。但当进行幅度较大的旋转时,传感器就会紊乱,失去对方向的感知。但人体有适应能力,通过不断练习能克服不适感。花样滑冰运动员从小就练习旋转,会使得原本受旋转刺激产生的反应不断减轻,甚至消失。 

30.滑冰场的冰为什么是乳白色的?

主持人:确实,正常的冰块大多数都是透明的,但是在冰刀下很容易有划痕或裂开。过去,人们会在冰里面掺入牛奶,可以让冰变得更柔软,在受到锋利物体切割的时候,能降低冰面的划痕。现代冰场则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添加物替代了牛奶。制冰师通过喷洒,等到8~10毫米厚的底冰出现后,使用冰车把冰面的杂质除尽,再用环保白漆混合纯净水,形成雾状水,用喷枪喷到冰面上,将白漆冰封住,形成我们所看到的乳白色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