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3:27:10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 姚烨
主编:姚烨、薛丹丹、冯晓桐、胡馨元
项目介绍:
《“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采取激发青少年兴趣的问答形式,以动植物、天文、气象、体育、人工智能、冰雪运动等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为主要内容,通过权威、生动、系统的讲解,为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项目由省级媒体专业编辑主持人员组成策划编辑团队,邀请5位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一线资深教师、近100位学生参与到音视频的制作当中,共制作出音频科普产品100期,视频科普产品50期,通过河北广播电视台广播端、手机端冀时客户端及蜻蜓FM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全网收听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
除了广播及网络传播之外,还举办了“十万个为什么”音视频产品进校园活动,把项目定向宣传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启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引导孩子爱上科学、享受科学、拥有与世界沟通的语言、知识、眼界和格局。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之1-10期音频MP3
1-10期简介:
1 海带为什么要打个结呢?
学生:妈妈,为什么海边的海带一片一片的,超市里的海带要打个结呢?
主持人:先来想,没打结的海带是什么样子的?稍微沾点水就变得黏糊糊、滑溜溜的。如果是薄薄的海带片,只要一下锅,立马粘在锅上,很难把它们夹起来。这是海带表面的褐藻胶和海藻酸等物质在作祟。当让海带梳上小辫子变成海带扣,会很容易地把海带夹起来。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方便运输。海带在运输之前,首先得浸泡然后晒干,这个时候“披头散发”的干海带很容易折断,所以这时候只要将它们打个结,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2、为什么夏天早起很容易,冬天早起很困难?
学生:夏天的时候,我总是能在闹钟响之前就醒来,不紧不慢的收拾好去上学,可是一到冬天,我就感觉睡不醒、起不来,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不仅仅是小朋友会有这种情况,就连大人也会在秋冬季节感觉起床困难。其实,影响你起床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两个最关键,那就是温度和光照。夏天天亮得早,五六点就出太阳了,可是到了冬天,太阳公公可能到了七点多才会缓缓的起来上班,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也受到影响,再加上冬天温度低,被窝的温暖也会让你恋恋不舍。所以,温度和光照是你冬天醒得晚的关键性因素,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因为很可能你还会受到 妈妈是否早起、或者邻居家小狗有没有乱叫等多种情况的影响。
3、为什么干净的雪融化的慢?
学生:我发现沾了很多尘土变脏的雪很容易融化,而那些洁白干净的雪融化速度会慢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持人:原因其实很容易找到。雪融化的快慢,决定于雪吸收到的热量的多少。在所有颜色中,白色是最不善于吸收热量的,所以不容易融化,而有杂质的雪通常看起来都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这样更容易吸收热量,自然也会融化的快一些。而且纯洁的雪就像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他们都抵抗融化。而掺杂了杂质的雪就不一样了,因为不够团结,雪里的那些灰尘杂质,吸收了太阳光的热量,然后散发到整个集体当中,整体就融化的比较快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吧!
4为什么雪花有时大有时小呢?
学生:有时候雪片很大,像羽毛从天空飘落;有时候,雪花又很小,像牛毛雨,是簌簌的落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其实雪花的大小,取决于雪花可爱的小冰晶。气温高的时候,雪花小冰晶就容易黏在一起,互相抱团,当雪花的小冰晶越来越多时,雪花就大;当气温很低的时候,雪花晶体很难连接在一起,他们小小的,落在地上几乎看不见分不清,只有阳光下,人们才能看到,就像金刚石粉似的闪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当雪花越大的时候,表示气温越高;当雪花越小的时候,表示天气越冷。当然,不管雪花外在形式的大和小,都不会影响我们赏雪的快乐!
5.舞台上为什么冒出烟雾呢?
学生:每次看演出,都会看到小仙女从烟雾后面“变”出来,可舞台上的烟雾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主持人:很多朋友在看电视或者剧场演出的时候都会见过这种情景——舞台上突然冒出很多烟雾,演员们似乎变成了生活在天界的神仙,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舞台上的烟雾并不是真正的“烟雾”,而是一种特殊的气体,而这种奇特的制造者就是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当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会让空气中的水蒸气手冷凝结成小水滴,最后变成乐烟雾缭绕的效果。这样一来,仙境就出现啦!
6.冰雹为什么容易在夏天出现呢?
学生:我们都知道,一般夏季多雨,冬季下雪,可是偏偏冰雹却反其道而行之,常常发生在夏季。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持人:冰雹,俗称雹子,确实在春末、夏季最常见,小如冰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当然,根据冰雹的大小,它的杀伤力也不相同。虽然说夏天的温度比较高,但是在夏季,高空中的空气温度仍旧能够在0度以下。而冰雹和雷阵雨一样,都是由积雨云形成的。产生冰雹的积雨云升降气流非常强烈,所以,又被称为冰雹云。云里的空气上升后温度急剧降低,形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云层里上下翻滚,凝结成大冰块,最终掉落下来形成冰雹。夏天气温高,上升气流强烈,而冬天气流相对稳定,冷的也始终如一,所以也就不容易产生冰雹。
7.为什么人会有影子呢?
学生:为什么人会有影子呢?
主持人:其实这是一种光学现象,因为物体挡住了光线,被物体挡住的地方没有了光线的照射,就会呈现出黑色状,形成影子。所以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物体,对光线形成了障碍作用,所以就会呈现出黑色的阴影部分啦。
8.为什么室外环境 面包变硬,饼干变软呢?
学生:面包和饼干都是面粉制成的,为什么饼干打开放一夜会变软,面包会变的像石头一样硬邦邦呢?
主持人:其实,这和面粉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它们之间含有的成分和制作方式不同导致了这种差异。先拿饼千来说,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糖类、淀粉、乳品、蛋、膨松剂...饼干里的糖和盐含量比较高,这两种成分容易吸潮,于是它们会不停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饼干放久了就会变潮,也就变软了。面包就不一样了,光是面粉原料就有好几样,有黑麦粉、小麦粉、养麦粉、糙米粉、玉米粉...它们经过发酵以后,水分就会变多。这样一来,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它都不会吸收水分,反而要蒸发水分,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变硬变干了。所以,以后最好是吃多少买多少,不仅能避免浪费,口感也好啊!
9.森林被破坏之后会出现哪些灾害呢?
学生:都说森林是人类的朋友,那如果森林被破坏了之后,会出现哪些危害呢?
主持人:破坏森林可能会引起泥石流、城市沙漠化、沙尘暴、洪水泛滥、臭氧层减少等危害。尤其表现在气候上,你想呀,森林地区的降水几乎都被森林吸收了,比如树冠能吸收水,树林内的枯枝落叶也能吸收水。这些水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一部分蒸发掉,剩下的都存在了地下,成为地下水。经过土壤层的过滤,地下水有成为清水,要么流向下坡,要么流出地面。如果森林被破坏了,大雨一来,没有森林的阻拦,水土会被大雨快速冲走,有的时候形成泥石流,甚至是洪灾;如果一直不下雨的话,土壤就会变得贫瘠干旱。所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很有道理的哦!
10.为什么把海螺壳放在耳边能听到大海的声音?
学生:我去海边游玩,妈妈跟我说把海螺放在耳边,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为什么海螺里会藏着“海浪声”呢?
主持人:事情的真相可能会打破大家浪漫的幻想。海螺里听到的大海的声音,实际是来自我们当时身处环境音的一种白噪音。白噪音其实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因为生活中的声音太多了,我们的耳朵自动把它忽视了。而海螺因为旋转的造型,正好可以放大声音,让声音在里面回荡,所以当我们拿着海螺准备听听大海的声音的时候,先一步进去的白噪音就会在里面不断的反射,通过共振放大自己。这时候你用海螺捂住耳朵,正好挡住了外面的声音,里面就能听到你满怀期待的大海的声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