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9 09:56:54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建良
主编:李建良
项目简介:
脑动脉瘤是一种在大脑血管上形成的异常扩张,它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其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直到动脉瘤破裂出血才被诊断,此时的治疗复杂且风险高。因此,提高公众对脑动脉瘤的认知,早期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该科普项目以科普动漫的形式,将脑动脉瘤的基础知识、发病机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复杂医学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轻松掌握。结合医学专家的指导,确保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强调早期体检的重要性,鼓励潜在患者主动进行脑部检查,及时发现并监测脑动脉瘤。本项目科普动画设计富有情感故事线,通过动画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医疗旅程,引发观众的共鸣,激发他们对脑动脉瘤的关注。同时强调积极的医疗态度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及家属面对疾病时保持乐观,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计划。针对已经发生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患者及其家属,动画中详细解释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介入治疗、开颅手术等,帮助他们理解治疗流程,减少焦虑,增强治愈信心。多渠道分发与互动反馈,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医院等多渠道发布动画,扩大影响力,确保信息覆盖各类人群。通过该科普项目的宣传,能够促进健康教育,填补公共健康领域关于颅内动脉瘤认知,提升社会整体的健康素养。通过提高早期诊断率,直接减少因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严重后果,如脑出血和死亡,从而挽救更多生命。减少疾病带来的长期护理需求,减轻患者家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激发更多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脑动脉瘤治疗手段的发展。
分集介绍:
第一部:脑动脉瘤可能是人体血管衰退、老化的产物。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更像是脑动脉的磨损,可以理解为是机体的正常衰退老化过程,就像路面的坑洼或轮胎上的鼓包,需要定期检修和养护。有些脑动脉瘤大且形状不规则,破裂出血的概率较高,需要及时处理;但有些动脉瘤体积小且形状规则,形似“钢盔”,或者其瘤周有小血管发出,一般考虑为动脉圆锥,不需要处理。需要明确的是,脑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不会扩散,更不会转移,如果脑动脉瘤较小,没有发生破裂出血,一般可以长期观察、随访,不用刻意行外科手术进行干预。
第二部:脑动脉瘤高发人群有哪些?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是颅内出血的第二大原因,其高危人群经统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具体如下:1、年龄:好发于40-60岁人群;2、性别: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3、家族病史:有家族病史的人,如母亲得病,其子女或者后代更容易得病;4、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影响脑动脉血管,导致脑动脉瘤的发生。
第三部:科学管控身体,防止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一系列的流行病学研究都表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以及吸烟、酗酒或高盐高脂等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都可能与脑动脉瘤的形成、增大以及破裂出血相关。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
第四部:影像学检查可以预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
部分动脉瘤增大后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甚至肢体运动感觉异常,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诊。此外,影像学检查能发现更细微的变化,头颅CTA和MRA血管造影不仅无创,而且普及性强,在大多数地市级医院均可进行,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
第五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之后,一般比较轻的,表现为剧烈的头痛,描述就是一生最严重的一次头痛,棒击样的头痛,有些人可以出现颈强直,还有畏光、呕吐、颅神经症状,表现为眼睑下垂,不能睁眼,常伴有眼球的转动异常。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脑动脉瘤经血管介入治疗,第二种方法是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目前主流方式为介入治疗。
第六部:常用介入治疗方法包括?
脑动脉瘤根据其大小、形状、颈口宽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介入治疗方法如下:1、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单纯的弹簧圈栓塞,可完全治愈动脉瘤;2、球囊辅助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在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将球囊堵住动脉瘤瘤颈,使弹簧圈固定于动脉瘤内,达到栓塞的效果;3、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在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将支架堵住动脉瘤瘤口,防止弹簧圈脱出,达到栓塞的效果;4、血流导向装置: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密网支架,主要针对脑内多发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及血泡样动脉瘤。
第七部:开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那些?
术前准备过程、麻醉过程、开颅过程、显露颅内动脉瘤过程、夹闭颅内动脉瘤过程、关颅过程和术后观察过程。
第八部:脑动脉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多久?
脑动脉瘤出血之后恢复的时间,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对待。一般情况下而言,动脉瘤出血之后的恢复期大约会在30-45天左右,在这个时间内需要度过3个最危险的时期,度过这3个最危险的时期后,再慢慢的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第一个危险期,是在发病后至手术前,这个时期,动脉瘤可能有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必须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及便秘,进行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允许尽早行手术治疗。第二个危险期,一般是在出血后3-10天左右,为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这个时期,需要应用尼莫地平等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尽早行腰椎穿刺术或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释放血性脑脊液,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第三个危险期,是在出血后的10-21天左右,主要是预防脑积水、癫痫的发生,积极治疗脑积水,并应用抗癫痫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