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5 10:53:21 来源: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刘佳
平泉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科普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一、总体完成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平泉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科普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总资金为50万元,其中获得河北省科技厅专项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该项目经过两年来的实施,全部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一是项目实施期内共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高素质农民、群众等11100人/次(包括线上云游博物馆人数)来院参观。
二是在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日期间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如在2021年5月,研究院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依托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国平泉蘑菇博物馆举办了以“体验科技、放飞梦想”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形式,向中小学生、社会各届人士介绍平泉蘑菇博物馆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情况、食用菌相关科技知识及平泉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示科技创新在食用菌产业提升、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5月,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普及科学知识,深化学校的科技教育,研究院与府前小学开展了云游平泉蘑菇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中,研究院工作人员在线介绍了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引领学生游览了色彩斑斓的蘑菇世界,并介绍了各类蘑菇的鉴定方法、形态、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云讲解”“云参观”的方式让学生在线上也能有一种亲临场馆的感觉,为线上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少年科学探索的兴趣,树立积极投身于科技自力自强的远大志向,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研究院还与“响丁当”“唯途美育”“职教中心”等中小学校和高素质农民及各行业社会人士联合举行大型科普活动4次。
三是购置了身份认证识别系统一套。参观人员进入基地后进行身份证自动识别和登记,加快了人员进出博物馆的速度。
四是设计研发了6种文创产品。分别为:顾建新手绘蘑菇仿真画、蘑菇诗词书法创作、香菇娃娃树脂摆件、卡通蘑菇娃娃造型钥匙扣、食用菌科普漫画折页、印制齐白石蘑菇画陶瓷水杯。其中,六种卡通蘑菇娃娃造型(包括香菇娃娃)是由我院聘请专业设计师根据香菇、羊肚菌、杏鲍菇、滑子菇等形象设计出的卡通蘑菇娃娃造型。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41种食用菌科普漫画折页PDF版
五是食用菌科普基地公众号——“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公众号于2022年5月建设并运营,宣传食用菌相关的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闻报道等。
六是建成并完善观众体验场所3处,占地面积约1160平方米,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环节。其中,装袋拌料车间面积为192平方米;发菌棚面积648平方米;出菇棚面积为320平方米。
七是建成展出珍稀食用菌图片的食用菌珍稀品种展厅。购置100幅国内著名野生菌专家、画家、中国菌物学会文化分会副会长、云南省食用菌协会菌文化首席顾问——顾建新专家绘制的仿真蘑菇画,完成了食用菌珍稀品种展厅建设。
二、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效益
(一)主要成果产出情况
一是本项目根据平泉蘑菇博物馆特点,自主研发设计和制作6种文创产品,分别为:顾建新手绘蘑菇仿真画、蘑菇诗词书法创作、香菇娃娃树脂摆件、卡通蘑菇娃娃造型钥匙扣、食用菌科普漫画折页、印制齐白石蘑菇画陶瓷水杯。其中,六种卡通蘑菇娃娃造型(包括香菇娃娃)是由我院聘请专业设计师根据香菇、羊肚菌、杏鲍菇、滑子菇等形象设计出的卡通娃娃造型。
二是提升博物馆文化内涵,总结提升菌文化体系,基本完成博物馆注册工作,发挥好河北省科协科普教育基地、承德市社科联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积极争取项目协同开展菌文化传播。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年度知识宣传和学生研学活动,高素质农民及教师科技培训或研修实践活动,接待“中国食用菌品牌集群成立大会暨平泉香菇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展销会”等全国性和省级会议参观,功能更加完善。
(二)成果应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期内,基地对外开放,通过现场参观和线上参观等方式宣传食用菌有关知识,社会效益明显。在2022年6月23日——24日的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展销会场上,我院研发的文创产品获得了现场参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关注和好评。通过现场讲解、分发文创产品,使更多人了解了食用菌科普知识,扩大了我院的公众影响力,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另外,凡是在平泉举办的大型活动均将博物馆列为重要的参观点之一,如高素质农民及教师科技培训或研修实践、“中国食用菌品牌集群成立大会暨平泉香菇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食用菌“DUS”培训等。
(三)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情况
基地现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才8人。为增加科普能力,依托食用菌科普基地,我院聘任兼职市内外专家教授15人。
基地占地约45亩,位于平泉市卧龙镇八家社区。基地由中国平泉蘑菇博物馆、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国家食用菌菌种创新基地组成。基地管理工作由项目单位统筹管理,各负其责。其中,中国平泉蘑菇博物馆是目前国内131个食用菌系列专题馆中建筑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专题馆,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分为科学馆、历史馆、文化馆和平泉馆四部分。
三、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一)人员投入使用情况
本项目参与人员共1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5名,中级职称3名。另外,为更好的实施本项目,研究院2名领导对项目内容实施进行指导,由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各项目标发起、实施和完成。资金的使用及核算等由2名财务人员实施和完成。
(二)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我院对项目采取绩效制管理机制。
1、前期准备: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其他项目参与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组织实施:本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实施,负责项目筹建期、建设期的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目标,分工协作”的项目运行和管理机制,确定项目分工、实施、考核以及项目资金分配等,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定项目目标后,项目团队负责从指导、发起到实施、完成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分工、实施、考核以及项目资金分配。
3、分析评价:本项目严格按照项目阶段进度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工程中,项目资金使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4、综合评价结论:为保障项目工作顺利实施,对于博物馆自主设计和制作的文创产品,都严格按要求进行了询价-签订合同-实施合同-付款-收货-检查确认等主要程序,确保过程严谨无误。
对于日常科普接待(包括线上云游博物馆),基地长期做好博物馆日常管理记录、保安保洁等工作。同时,在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要节日,基地提前联系好参观学校和社会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以当年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应的科普活动,活动中做好管理登记和记录,活动后做好备案、汇总和上报。
5、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按照项目进度,我院按计划实施。2022年度各阶段工作任务已全部按要求完成,单位评价等级为优。各项指标及项目评价在2022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
6、绩效评价结果拟应用情况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管理机构完善、决策正确、体系健全,目标完成情况好,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计划组织实施。项目结束后,优化方案,继续对科普基地进行提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进食用菌消费,全面普及食用菌科学知识,丰富当地的食用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