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岭核桃小镇科普基地提升

发布时间:2024-06-11 16:55:14 来源: 河北鸣翠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王春燕

年度 2022年
成果类型 示范基地

项目完成情况:

1、李保国精神和科普知识展示栏

为弘扬“人民楷模”李保国精神,项目组成员陈丹丹设计李保国精神和科普知识展示栏的内容及图片,制作李保国精神展示栏3个,即“不忘初心,切实造福人民群众的崇高境界”“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宣传核桃科普知识展示栏7个,即“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综合治理模式”“选育出综合性状最好的核桃新品种—绿岭”“核桃矮化密植管理技术”“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研发出首款不添加香精的核桃乳”“绿岭·中国核桃小镇”“绿岭核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观者更加直观了解核桃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1_副本图片2_副本图片3_副本

李保国精神展示栏

图片4_副本图片5_副本

核桃科普知识展示栏

2、核桃博物馆展示李保国团队研发核桃管理先进技术实物模型

核桃博物馆2018年8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博物馆以核桃文化为主线,以核桃应用为落脚点,以生动形象的图文介绍、影音播放、体验互动、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示了核桃的起源、发展、价值应用及工艺传承等,是一个集历史性、资料性、研究性、科普宣传、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为系统、全面向游客展示李保国团队研发的核桃管理先进技术,核桃博物馆制作实物模型和图文资料,展现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新模式、生态立体种养新途径、小管出流、近自然等技术,其中近自然技术创新核桃园省力化土肥水管理模式,即行间生草—行内有机肥覆盖—小管出流节水灌溉,已在绿岭核桃园推广,效益显著。

图片6_副本

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模式

图片7_副本

生态立体种养技术

图片8_副本

小管出流节水灌溉

图片9_副本

近自然技术

3、建设科普示范基地

在核桃博物馆东侧,建设18亩的科普示范基地,安装了水肥一体机、给水系统、滴灌系统,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核桃树管理技术。基地为孩子们提供“认领一棵树”、实践嫁接等活动,进行农事体验;基地核桃树采用矮化密植、近自然管理技术,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到科技助力大山变绿,乡村变美,农民变富。

4、建设种质资源圃

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种质资源圃,栽植绿岭、绿早、香玲、元丰、鲁光、鲁果1号、上宋6号、中林1号、辽宁1号、辽宁3号、辽宁8号、清香、绿波、中宁强、中宁异、黑核桃、北加州黑核桃等21 个不同品种核桃树(表1),其中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了早实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绿早’。

‘绿岭’是早实核桃‘香玲’的变异。2011年,‘绿岭’核桃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绿早’是从新疆核桃的自然实生中选育而成。1999年选出优株,经过多代嫁接繁殖,性状稳定,2003年中试,2007年11月通过鉴定,同年由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通过建设核桃种质资源圃,收集更多核桃资源,可以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认识更多核桃品种,收获颇丰。

5、科普活动

绿岭核桃小镇研学基地打造包含临城县科技馆、核桃博物馆、临城县主题教育馆、习语步道、文化长廊、研学拓展等设施于一体的科普小镇综合体,为前来参观的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科学、参与科学、体验文化、能力拓展的沉浸式体验场所,成为“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的精神乐园。

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核桃小镇开展科普活动12场次。

6、线上线下吸引公众体验

绿岭核桃小镇科普资源丰富多彩,在这里既能感悟李保国精神,又能学习核桃有关知识,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可以开展研学活动,进行拓展训练或农事体验,放飞身心,提高素养。

绿岭核桃小镇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地,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核桃“一树生多金”,即“树上有果、林中有游、林下有种养、园中有科普”,用科技助力为田野和农民带来新希望。

通过线上开设公众号,线下研学活动、党教学习、拓展训练、农民田间课堂等形式,吸引公众体验核桃文化,共计2.6万人。


基地地址:河北省临城县鸭鸽营乡李家韩村村南绿岭中国·核桃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