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13:52:04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 姚烨
主编:姚烨、薛丹丹、冯晓桐、胡馨元
项目介绍:
《“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采取激发青少年兴趣的问答形式,以动植物、天文、气象、体育、人工智能、冰雪运动等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为主要内容,通过权威、生动、系统的讲解,为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项目由省级媒体专业编辑主持人员组成策划编辑团队,邀请5位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一线资深教师、近100位学生参与到音视频的制作当中,共制作出音频科普产品100期,视频科普产品50期,通过河北广播电视台广播端、手机端冀时客户端及蜻蜓FM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多渠道宣传推广,全网收听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
除了广播及网络传播之外,还举办了“十万个为什么”音视频产品进校园活动,把项目定向宣传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启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引导孩子爱上科学、享受科学、拥有与世界沟通的语言、知识、眼界和格局。
注:相关附件可查阅“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科普系列音视频之61-70期音频MP3
61-70期简介:
61.吃饭时为什么不要大声说笑?
学生: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妈妈也经常说,吃饭的时候,最好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笑,可,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首先,在吃饭的时候大声说笑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做法确实存在风险。人的咽喉下面有两条管道。一条是食道,专门管咽食物的;一条是气管,专门管呼吸的。两个管道还是邻居,中间仅间隔一道门,这道门叫做 会厌软骨,它能自动开闭。呼吸时就开开,咽食物时就闭上。把气管盖上,食物就能顺利地进到食管里。如果吃饭时说笑,食物就容易跑到气管里去,如果咳不出来会发生危险。所以小朋友们在吃饭的时候要乖乖的吃饭,不可以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哦。
62.胃部为什么不会被消化?
学生:我知道吃下去的东西都是在胃里进行消化的,可是胃本身也是肉呀,为什么不会把自己消化掉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负责把吃进去的各种食物,消化成我们能吸收的样子,不管送来的是什么来者不拒,靠的就是胃里分泌的胃液。胃液酸性极强,小铁钉都能溶化掉,但它消化不了自己。因为胃壁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膜,叫胃黏膜。它结构特殊,上皮细胞无缝连接,排列的相当紧密。这样就形成了一道生理屏障,不给别留下钻空子的机会!胃液休想进来。另外,胃还能分泌一种粘稠的、胶冻状的粘液物质,来保护胃黏膜,就相当于它的盾牌。有了这三重保护,胃就不会消化掉自己啦!但是如果长期被苛待,胃也是会有损伤的!
63.为什么看不感兴趣的书会犯困呢?
学生:妈妈总是问我,为什么学习总爱犯困,做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就很精神,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还真的是这样!面对自己喜欢的书,吃饭看、走路看、不看完都舍不得睡。而对于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一会儿眼皮就开始打架了。这是因为,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构成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大脑内多巴胺的释放会增加。而多巴胺释放一增加,就会使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皮层活动增强。比如看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这种兴趣会调动你的学习动机,提高你的阅读欲望。反之就会提不起精神,容易犯困。所以我们要注意兴趣培养,并且合理用脑。低落的情绪不利于大脑运转,学习与疲劳不要挂钩,对于感兴趣事情与不感兴趣的事情,试试看交叉处理,劳逸结合,也许效果更好。
64.为什么人在打哈欠时会眼泪汪汪?
学生: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流眼泪,但有时只是打了个哈欠而已,就两眼泪汪汪了,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其实人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分泌泪液,滋润眼球,这些泪水通过泪道流到鼻腔中,因此人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流泪。当人在打哈欠时长大了嘴巴,一股气流从口中冲出,使得口腔和鼻腔内的压力随之增高,泪水通行的泪道暂时受阻,眼泪就会溢出眼眶,看上去像流泪一样。其实,不仅打哈欠会流眼泪,人在大笑、打喷嚏时,也会流泪,道理也都是相同的。
65.为什么打喷嚏的时候会闭眼睛?
学生:人打喷嚏时,为什么都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难道是怕眼珠震出来吗?
主持人:打喷嚏威力确实不小。一个喷嚏的最大气流甚至相当于15级台风的风力。这样大的风力制造,肺里面、口腔里面、鼻腔里面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全身的肌肉都处于紧绷的状态,打喷嚏的瞬间就像是气球要放气,需要由膨胀变成收缩,才能把一个喷嚏打出去。支配闭眼的眼轮匝肌也会收缩,这样就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啦!
至于不闭眼眼球会不会掉下来,目前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如果打喷嚏不闭上眼睛,它的冲击力会对我们的眼球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在打喷嚏的时候,自动闭上眼睛也是我们的智能身体的一种本能保护。
66.大脑真的越用越聪明?
学生:妈妈和老师老是鼓励我多动脑,说大脑越用越聪明,到底是不是真的。
主持人:我们经常把大脑比作一台运转中的机器,机器不加油就会生锈,不能再运转。不断地用脑就好像是给机器加油一样,所以要勤用脑。有人计算过,人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亿多个,别看这个数字很庞大,可还不足脑细胞总数的20%,也就是说,大脑中至少还有80% 的潜能没有被利用。当我们经常用脑的时候,脑细胞就会长时间的处于供血状态,这样能加速我们大脑的新陈代谢,而我们的脑细胞也会得到很好的保养,所以人的大脑自然会越用越聪明啦。
67.打哈欠会传染是什么原因?
学生:你观察过吗?几个人在一起,打哈欠像会“传染”一样,此起彼伏,这是为什么呢?
主持人:还真是这样的!我们会跟着别人打哈欠。科学家们叫它 “移情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对打哈欠这种行为会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每当看到别人打哈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问我们“你累不累”“你想睡觉了吧”不如打个哈欠吧!非常有趣的是,这种打哈欠的无意识模仿行为,是跨物种存在的,不信你在打哈欠的时候,看看家里的狗狗或猫咪,没准跟你一起在打哈欠哦。
68.为什么自己挠痒不会笑呢?
学生:班里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很怕被别人挠痒痒,会感觉到无法控制然后哈哈大笑,可是自己给自己挠痒痒的时候为什么不想笑呢?
主持人:我们身体上有很多非常敏感的神经,当遇到外界接触时,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会发出危险警报,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不过挠痒本身是没有危险的,所以神经系统就不会发出危险警报,这个时候我们的整个心理是非常放松的,本能的反应就会笑。至于自己挠痒痒为什么不笑,是因为当我们自己主动发起一项动作的时候,经验丰富的小脑就已经预见了动作的结果,它会发出信号告诉大脑的其他区域:莫慌!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大家不要轻举妄动!于是自己挠痒痒的时候就风平浪静啦。
69.大拇指为什么只有两节,别的手指都是三节呢?
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大拇指只有两节,可是别的手指都是三节,好奇怪啊。
主持人:其实只有两节的结构对大拇指来说是最合适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大拇指只有一节,就不能弯曲,拿东西多不方便呀!而如果大拇指是三节,又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法去做一些力量较大的动作。所以大拇指只有两节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是因为人类的进化吗?是的!其实类人猿的大拇指是三节的,它们在进化成人类之前靠四肢爬行,在树上进行攀援活动时,三节的大拇指是非常合适的。人猿在进化为人类之后,直立行走,上肢得到了解放,加上经常使用工具,拇指也就变得十分粗壮有力,慢慢地就演变成两节了。还产生了一群发达的肌肉,使拇指能与其他四指配合活动。大拇指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与其他四指协同工作,其实这也是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合理结果之一。
70.为什么眼泪是咸的?
学生:我难过的时候,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来,眼泪的里面是有盐吗?为什么流到嘴巴里,味道是咸的呢?
主持人:还真有科学家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科学家用微量分析的方法发现,在人们的泪水中,99%是水分,1%是固体,而这固体一半以上是盐。所以,眼泪咸,是因为盐是咸的呀!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眼泪都是一个味道。眼泪的形成除了泪腺以外,还有几十种其他腺体参与,我们因为喜悦和悲伤而哭泣时,触动的是让人身心放松的副交感神经,它的味道很淡。因悔恨及生气而哭泣时,交感神经打主力,眼泪就会比较咸。这就是眼泪的悲喜吧!也说明,最懂我们的,是我们自己。